招生热线
0772-2082015
0772-2082016
7003全讯入口

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,高质量建设星级学校 ——400全讯白菜网建设自治区星级学校专题系列报道之六

  作者:陈拥军 审核:陈官凤  |   发布时间:2021-12-23 | 来源: 本站 | 点击数: 1123次

星级学校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系统工程,既要顶层设计,全面统筹,又要方方面面高质量高效率贯彻执行并一一落实到位,必须要有学校制度保证为基础,但仅靠制度远远不够,更需要强大的内生动力催生出的高自律,变“要我做”为“我要做”,才能高质量、高效率按时达成既定目标。

全方位构建并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,全面深入推进教学诊改工作,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诊改融为一体,事事时时落实教学诊改“三全”原则(全员、全方位、全过程),才能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于从个人到教研组、“名师工作室”、“大师工作坊”、各系部、职能部门、学校全过程质量保证链条中,不断强化内生动力,并转化为星级学校创建动力,把星级学校建设的每一项工作对标(对标准、对目标)自觉落实到位,自发形成内部质量保证链,才能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水平,持续高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的魅力和美誉度。

构建目标链

目标链构建是学校内部质量保证链的第一环,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战备链条,学校对此高度重视。制订了《学校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《学校三年行动计划》《学校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,提出“三年三大步、五年一跨越”战略目标,确定“立足大交通、筑梦海陆空”的发展思路,明确教学诊改为建设发展具体抓手。战略构想明确,发展思路清晰,具体举措可行。

打造标准链

标准链是保证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的基础依据。制定学校章程、照章办事,依法自主办学;健全明晰的岗位职责;完善专业、课程、学生发展等各项具体标准……为目标达成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标准保证体系,适切星级学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的内涵与外延。

建立健全体系

执行力是一切目标达成的保证。2018 年9月学校全面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来,与时俱进、全面修订完善教学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,建立学校质量体系链。严格按照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“五纵五横一平台”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,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校质量保证工作目标体系、标准体系和内控体系,搭建功能不断完善的信息化数据平台,不断完善学校基础网络设施,建立学校数据中心,满足质量体系运行需求;规划业务系统,逐步建立网上服务平台、移动学习平台等;搭建智能网络,实现过程数据采集、检测、分析、预警等功能;建立质量预警平台,实现与全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对接;为教学诊改提供监测与预警全面真实数据和技术保证。建立教学诊改运行机制,构建学校“ 8 ”字形质量改进螺旋提升模式,通过持续规范的自我约束、自我诊断、自我改进、自我发展,培育特色鲜明的“星级质量”文化体系,促进学校可持续质量发展强大内生动力的形成。

不断健全学校内控制度,制定并不断完善教师发展、教代会、教师激励、绩效考核、兼职教师管理、教育教学管理、资产管理、财务管理、“三重一大”等制度,内控制度体系日趋完备,为星级学校建设和与时俱进发展提供了良好制度引擎。

接受外部质量监控。学校自2017年开始,每年都编制并报送职业教育质量年报,并把质量年度报告作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,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。每年均都按照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》的具体要求,编制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年度报告,接受上级监管和社会监督,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,保证星级学校建设的质量可靠性和公开性。

运行质量体系,开展诊改工作

严格按照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“五纵五横一平台”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,以制度引擎和文化引擎为双抓手为诊改驱动力开展教学诊改工作。学校层面:按照纵向5系统开展考核性诊改。实施目标管理与部门绩效考核,保证各项工作运行质量;依托数据平台,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诊改和报告机制。专业层面:按照专业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断。根据专业建设目标链,层层落实,确保建设质量;进行专业质量分析,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;把握专业质量质控点,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诊改;基于状态分析,实施专业考核性诊断,得出诊断结论。课程层面:按照课程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断。以学生学习标准、学校课程建设标准作为课堂教学、课程设置的监测依据,对课堂教学质量、课程建设质量实时管控;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,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。教师发展层面:按照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和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断。科学设立教师发展标准,系统设计激励提升机制;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。学生发展层面:按照学生发展标准开展自测性诊断。实施学生自测诊断,开展学生状态数据分析;完善制度,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;健全机制,形成学生良好成长环境。

建设亮点

开展以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目标,融教学诊改于日常工作中的星级学校建设工作,极大提升了学校发展数量和质量,全方位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和美誉度,建设亮点颇多。办学规模,持续增长。2018年以来,学校全日制招生人数增长率31.3%,连续3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招生任务。在校生规模增长1118人,增长率37.1%。专业建设,新特精优。构建“立足大交通,筑梦海陆空”的专业布局,稳步推进学校成功由“依托汽车”向“立足大交通”办学定位提升,实现学校由原来的单一方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。按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”的专业建设思路,换道超车,新增设船舶驾驶、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、国际邮轮乘务、休闲体育舞蹈等5个在柳州甚至广西区内独一无二的专业、柳州市中职独有的高铁乘务专业和无人机操控与维修专业,开办专业达到17个,专业增长率达41.7%。学校专业布局更趋合理,不仅扩大了学校规模,还提振了师生士气。建成国家特色示范专业1个,自治区示范性专业3个,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4个,增长率达100%。队伍建设,质优量足。3年新增专任教师50人;区厅认定“双师型”教师90人,占专业教师人数的51.1%;市级以上名师11人(含1个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),增长率83%;谢越峰荣获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柳州D类人才等称号。与东风柳汽合作更深入,海外培训项目增加到5个,培训项目净增率60%。资源建设,硕果累累。3年来学校实训基地数增加3个;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1869万元,增幅40.7%;深度参与自治区教育厅“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”建设; 与东风柳汽深度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库,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开发3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。内部治理,励优治劣。在柳州中职学校首推“督导制”,以“红黑榜”为抓手,激励先进,鞭策后进;实施“年单月销周报”制度,保证学校重要工作件件有人执行、事事都能落实到位,一举破解以往制度执行不力、工作推进迟缓等难题,学校管理水平、效率不断提升。

通过教学诊改,不断完善了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,全方位、全过程促进了星级学校的高质量建设。


校园动态
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,高质量建设星级学校 ——400全讯白菜网建设自治区星级学校专题系列报道之六
  作者:陈拥军 审核:陈官凤  |   发布时间:2021-12-23 | 点击数: 1123次

星级学校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系统工程,既要顶层设计,全面统筹,又要方方面面高质量高效率贯彻执行并一一落实到位,必须要有学校制度保证为基础,但仅靠制度远远不够,更需要强大的内生动力催生出的高自律,变“要我做”为“我要做”,才能高质量、高效率按时达成既定目标。

全方位构建并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,全面深入推进教学诊改工作,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诊改融为一体,事事时时落实教学诊改“三全”原则(全员、全方位、全过程),才能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于从个人到教研组、“名师工作室”、“大师工作坊”、各系部、职能部门、学校全过程质量保证链条中,不断强化内生动力,并转化为星级学校创建动力,把星级学校建设的每一项工作对标(对标准、对目标)自觉落实到位,自发形成内部质量保证链,才能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水平,持续高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的魅力和美誉度。

构建目标链

目标链构建是学校内部质量保证链的第一环,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战备链条,学校对此高度重视。制订了《学校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《学校三年行动计划》《学校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,提出“三年三大步、五年一跨越”战略目标,确定“立足大交通、筑梦海陆空”的发展思路,明确教学诊改为建设发展具体抓手。战略构想明确,发展思路清晰,具体举措可行。

打造标准链

标准链是保证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的基础依据。制定学校章程、照章办事,依法自主办学;健全明晰的岗位职责;完善专业、课程、学生发展等各项具体标准……为目标达成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标准保证体系,适切星级学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的内涵与外延。

建立健全体系

执行力是一切目标达成的保证。2018 年9月学校全面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来,与时俱进、全面修订完善教学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,建立学校质量体系链。严格按照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“五纵五横一平台”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,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校质量保证工作目标体系、标准体系和内控体系,搭建功能不断完善的信息化数据平台,不断完善学校基础网络设施,建立学校数据中心,满足质量体系运行需求;规划业务系统,逐步建立网上服务平台、移动学习平台等;搭建智能网络,实现过程数据采集、检测、分析、预警等功能;建立质量预警平台,实现与全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对接;为教学诊改提供监测与预警全面真实数据和技术保证。建立教学诊改运行机制,构建学校“ 8 ”字形质量改进螺旋提升模式,通过持续规范的自我约束、自我诊断、自我改进、自我发展,培育特色鲜明的“星级质量”文化体系,促进学校可持续质量发展强大内生动力的形成。

不断健全学校内控制度,制定并不断完善教师发展、教代会、教师激励、绩效考核、兼职教师管理、教育教学管理、资产管理、财务管理、“三重一大”等制度,内控制度体系日趋完备,为星级学校建设和与时俱进发展提供了良好制度引擎。

接受外部质量监控。学校自2017年开始,每年都编制并报送职业教育质量年报,并把质量年度报告作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,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。每年均都按照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》的具体要求,编制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年度报告,接受上级监管和社会监督,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,保证星级学校建设的质量可靠性和公开性。

运行质量体系,开展诊改工作

严格按照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“五纵五横一平台”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,以制度引擎和文化引擎为双抓手为诊改驱动力开展教学诊改工作。学校层面:按照纵向5系统开展考核性诊改。实施目标管理与部门绩效考核,保证各项工作运行质量;依托数据平台,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诊改和报告机制。专业层面:按照专业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断。根据专业建设目标链,层层落实,确保建设质量;进行专业质量分析,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;把握专业质量质控点,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诊改;基于状态分析,实施专业考核性诊断,得出诊断结论。课程层面:按照课程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断。以学生学习标准、学校课程建设标准作为课堂教学、课程设置的监测依据,对课堂教学质量、课程建设质量实时管控;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,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。教师发展层面:按照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和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断。科学设立教师发展标准,系统设计激励提升机制;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。学生发展层面:按照学生发展标准开展自测性诊断。实施学生自测诊断,开展学生状态数据分析;完善制度,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;健全机制,形成学生良好成长环境。

建设亮点

开展以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目标,融教学诊改于日常工作中的星级学校建设工作,极大提升了学校发展数量和质量,全方位提升了学校办学质量和美誉度,建设亮点颇多。办学规模,持续增长。2018年以来,学校全日制招生人数增长率31.3%,连续3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招生任务。在校生规模增长1118人,增长率37.1%。专业建设,新特精优。构建“立足大交通,筑梦海陆空”的专业布局,稳步推进学校成功由“依托汽车”向“立足大交通”办学定位提升,实现学校由原来的单一方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。按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”的专业建设思路,换道超车,新增设船舶驾驶、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、国际邮轮乘务、休闲体育舞蹈等5个在柳州甚至广西区内独一无二的专业、柳州市中职独有的高铁乘务专业和无人机操控与维修专业,开办专业达到17个,专业增长率达41.7%。学校专业布局更趋合理,不仅扩大了学校规模,还提振了师生士气。建成国家特色示范专业1个,自治区示范性专业3个,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4个,增长率达100%。队伍建设,质优量足。3年新增专任教师50人;区厅认定“双师型”教师90人,占专业教师人数的51.1%;市级以上名师11人(含1个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),增长率83%;谢越峰荣获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柳州D类人才等称号。与东风柳汽合作更深入,海外培训项目增加到5个,培训项目净增率60%。资源建设,硕果累累。3年来学校实训基地数增加3个;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1869万元,增幅40.7%;深度参与自治区教育厅“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”建设; 与东风柳汽深度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库,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开发3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库。内部治理,励优治劣。在柳州中职学校首推“督导制”,以“红黑榜”为抓手,激励先进,鞭策后进;实施“年单月销周报”制度,保证学校重要工作件件有人执行、事事都能落实到位,一举破解以往制度执行不力、工作推进迟缓等难题,学校管理水平、效率不断提升。

通过教学诊改,不断完善了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,全方位、全过程促进了星级学校的高质量建设。